绩点是啥玩意儿?为啥大学生都这么在意?🤔
在大学里混,谁还没听说过“绩点”这个词儿?👀 简单来说,绩点就是评估你学习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。它跟你每门课的考试分数挂钩,最终会影响到你能不能顺利毕业、拿到奖学金,甚至出国留学都有可能会看这个!所以说,咱们大学生能不在意吗?❗
那么,中国地质大学(无论是武汉还是北京,算法可能略有不同,但原理差不多)的绩点到底是怎么算出来的呢?别着急,这就给你好好掰扯掰扯!👇
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的绩点算法是这样的!📝
根据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发布的学分制实施办法,他们计算绩点是有一套明确的公式的:
课程学分绩点的算法
一门课的 学分绩点 ,是用这门课的 绩点 乘以它的 学分数 得到的。
举个例子:你有一门课考了75分,这门课的学分是3.0。那么这门课的绩点是多少呢?一般来说,不同的分数段对应不同的绩点,这个每个学校可能会有细微差别,但常见的对应关系是:
- 60-64分:1.0
- 65-69分:1.5
- 70-74分:2.0
- 75-79分:2.5
- 80-84分:3.0
- 85-89分:3.5
- 90-94分:4.0
- 95-100分:4.5
所以,刚才那个75分的3学分课程,它的绩点就是2.5,那么这门课的学分绩点就是:2.5 × 3.0 = 7.5。
平均学分绩点的算法
重头戏来了!咱们平时最关心的 平均学分绩点 (GPA) 又是怎么算的呢?
平均学分绩点 = (所有课程的学分绩点之和 + 奖励学分绩点) / 所有课程的学分之和 (注意:创新学分一般不计入)
也就是说,把你所有修读过的课程(不包括创新学分)的学分绩点都加起来,如果有奖励学分绩点也加上,然后再除以你修读的所有课程的学分总和,就能得到你的平均学分绩点啦!🧮
学校一般每个学期都会计算一次平均学分绩点,这个数值可是衡量你学习质量的重要指标哦!👍
听说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的算法有点不一样?🤔
没错,中国地质大学(北京)在计算最终绩点的时候,可能采用的是另一种叫做“ 成绩权重 ”的方式。具体算法是这样的:
学分绩点的算法(北京)
一门课的 学分绩点 = 这门课的 学分 × 成绩权重
那么这个“成绩权重”又是什么呢?它跟你的考试分数也有关系,一般来说是5分一个档:
- 0-59分:成绩权重为0
- 60-64分:成绩权重为1
- 65-69分:成绩权重为1.5
- 70-74分:成绩权重为2
- 75-79分:成绩权重为2.5
- 80-84分:成绩权重为3
- 85-89分:成绩权重为3.5
- 90-94分:成绩权重为4
- 95-100分:成绩权重为4.5
平均学分绩点的算法(北京)
跟武汉类似,把每门课算出来的学分绩点加起来,然后除以所有科目的学分总和,就能得到最终的平均学分绩点啦!
举个例子:你有一门《工科数学分析》,学分是6.5,考了83分;还有一门《英语》,学分是1.5,考了91分。
那么,《工科数学分析》的学分绩点就是:6.5 × 3(因为83分对应的成绩权重是3)= 19.5
《英语》的学分绩点就是:1.5 × 4(因为91分对应的成绩权重是4)= 6
你的平均学分绩点就是:(19.5 + 6) / (6.5 + 1.5) = 25.5 / 8 = 3.1875(一般会保留小数点后两位)
学分又是怎么回事儿?跟绩点有啥关系?🔗
咱们刚才提到了学分,这又是大学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。简单来说,每门课程都有一定的学分,这个学分通常是根据这门课的课时量来定的。比如,一门课每周上2个小时,持续一个学期,可能就是2个学分或者3个学分。⏰
学分是你修读这门课程并考核合格后才能获得的。只有拿到足够的学分,你才能顺利毕业。而学分又是计算绩点的重要组成部分,你看,在计算学分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的时候,都要用到学分这个数值!所以说,学分和绩点是紧密相连的,缺一不可!🤝
提醒一下:不同年级的算法可能会有变化哦!📢
需要注意的是,每个学校的学分制实施办法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修订。所以,不同年级的学生,甚至同一个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学生,他们的绩点计算方法有可能会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别。想要了解最准确的计算方法,最好的办法还是去查看你所在学校、学院最新的官方文件或者咨询你的辅导员老师!他们才是最了解情况的人!💯
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中国地质大学的绩点计算有个更清晰的认识!祝你在大学里学业有成,拿到漂亮的绩点!🚀